在電腦界,善于操作軟件的人已屬常見,但能準確、及時地修復丟失的電腦數據的人就并不我見了;正兒八經地把這種服務當作一個行當來經營的人更是罕見。廣州正大電腦應用與數據修復公司及其創始人胡向東可以說是全國內“啃”“數據螃蟹”第一人。
曾供職于廣州市計算機應用研究所的胡向東,于1992年與其他兩個股東投資30多萬元注冊了正大電腦應用與數據修復有限公司。當時,公司主要以開發操作層面的軟件為主。1994年,當公司業務發展到鼎盛時期時,商家最犯忌的事情發生了;他的合作伙伴——另兩個股東吵著要“分家”。
誰知,“分家”不久,市場上就出現了屬于他公事獨有的尚未公開的技術。迫不得已,1995年的上半年,胡以標的30萬將昔日的合作伙伴告上了法庭。誰想,這一告還成了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成立以來的第一案。
在贏了官司后,胡向東意識到,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代社會,如果沒有自己獨特的過硬技術,要想長期立于不敗這地實在太難了。此前,他夢寐以求的要“啃”修復數據這個“螃蟹”的念頭變得非常強烈。于是,他把自己公司經營業務重新定位在數據修復上。
公司業務方向的轉變遇到了市場開拓的問題,最初,胡向東每個月的業務量還不到3000元,入不敷出呵!但苦熬中的胡向東堅信干這一行是有前途的。他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積累技術含金量。功夫不負苦心人,終于,他的技術和人品首先得到了廣東省公安廳的認可,并逐漸贏得了顧客。1998年6月,美國NOVELL公司駐華辦事處邀請胡向東商談數據修復業務。他帶去了8個記錄本,詳細地記錄著設備故障、修復方案等,并將原始素材和靈感都記錄下來。美國專家一看就明白了一切,在用一臺壞得一塌糊涂的服務器檢驗了胡向東的技術后,便認定了胡向東是目前國內最優秀的NOVELL服務器修復專家。自此,該公司駐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辦事處都向客戶推薦胡向東,胡向東一下子將“數據螃蟹”“啃”向了全國。
2000年2月,上海某銀行證券投資基金托管部兩個NOVELL服務器因鏡像誤操作而崩潰,內含4家上市投資基金共80多億的資金數據丟失。該銀行向胡向東緊急求援。胡立即飛往上海,很快就修復了數據。為該托管部挽回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1999年3月13日,對胡向東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當天下午6時左右,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會務組的一個電話令胡向東十萬火急地飛往北京。原來,負責接待廣西、云南、貴州和天津四省市代表團的北京某賓館的NOVELL服務器突然崩潰,致使住在該賓館的所有會議代表的費用無法結算。最后會務組通過美國NOVELL公司駐北京辦事處找到期了胡向東,并當作政治任務交給了他。胡向東經過30多個小時的奮戰,終于在3月15日上午6時讓NOVELL服務器起死回生。而此時離人大會議閉慕只剩2個小時。
經次一戰,胡向東的業務更是水漲船高。對此,胡向東并沒陶醉,他清醒地認識到,啃數據修復活這只“螃蟹”的深度還遠遠不夠,他面前的路還很長。
上一條:早年少年棋手 今日計算機名醫
下一條:少年棋手 電腦名醫